top of page

吃甜點看電影:【壞女人】當個愛漂亮的女強人怎麼那麼為難?

  • Weng Sydney
  • 2021年5月30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已更新:2021年6月1日


ree


電影中的壞女人總是身穿亮麗粉色系列的服裝,尤其電影目標觀眾年齡層越低、越靠近校園,壞女人的衣服好像就和馬卡龍的桃粉色越趨近。


甜點嘛,就是要邊吃邊幻想,有人吃馬卡龍想到的是瑪麗安東尼,但我看這個桃色鮮豔、搶眼成這樣,想到的卻是歌舞青春的夏培 (Sharpay Evans)!


粉紅色,幾乎在各種影視文化間以「陰性特質 (Femininity)」的發言人存在。 個性溫婉一點的女生,就穿玫瑰粉;特質比較陰柔的男生或者同志角色也是穿那種可以「襯膚色」的櫻花粉;但是上 Google 搜尋夏培的照片,百分之八十多服裝搭配都是搶眼閃亮的桃粉色。


今天想要透過這個亮眼的粉,以及咀嚼前後對夏培的聯想討論「YA校園電影」中那位漂亮又壞到骨子裡的女王蜂們。


[For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article, please wait patiently as I try to conjure it in a separate blog post!]




夏培是迪士尼這一系列中令人又愛又恨的反派角色。她手段激烈、充滿熱情和野心,並且每天打扮得和芭比娃娃一樣,把人生當跨年演唱會一樣在過,絢麗又燦爛!


但是夏培的人設如同許「YA校園電影」中的女王蜂 (Queen Bee) 都被設定成壞人,而且必須接受懲罰的壞女人。有趣的是,夏培展現的好強、主動、攻擊性高等特質,其實換作是商場上的「霸氣總裁」卻是被大多人簇擁、崇拜的(註1)。這裡的霸氣總裁不單限於男性,商場上有野心的女人中,可以《穿著Prada 的惡魔 (The Devil Wears Prada)》裡的米蘭達(Miranda Priestly)為例。身為非常有手段的時尚女皇,卻讓大家非常崇拜。(註2)


YA 校園電影電影往往都會有兩種「反派」角色,一是無腦、暴力又會霸凌人的「運動員」(Brainless Jock),二則是利用美色、社交手腕來「統治」校園上述的「女王蜂」。前者確實背負著壞男人的智商、和情商偏低的刻板印象,但卻也同時被默許以「肢體暴力」的方式面對同性之間的競爭(註 3)。至於女王蜂們,卻在需要維持「女人」的形象去發洩、表達競爭摩擦時的情緒,暴力的宣洩處反而得從操弄「人際關係」開始。


這種人際操弄被心理學家歸類為「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註4),而在電影文化研究被用來檢視校園電影中的女王蜂。 Sara K. Day 則指出校園電影的女王蜂最讓人擔心的不單只是他們的野心及辛辣的手段被拿來鞏固父權社會下的社會(校園社會)地位,而是他們被標籤成反派的身分以及無法避免的慘烈下場-----「被懲罰」------間接影響青少女觀眾對於青春期的自我定位會(同註3)。


如《歌舞青春》的夏培,或者《辣妹過招(Mean Girls)》中的芮吉納 (Regina George) ,都是以美麗、亮眼等令人稱羨的外型博得身邊男女同學的認同,唯獨他們激烈、甚至被歸類為陰險的手段被社會唾棄。這樣子的人格設定或許從片面的女權角度觀看,在「野心」和「手段高明」等特質上值得讚賞,但卻又因為他們以打壓女性同儕且持續消費自己「陰性特質 (Femininity)」而令人質疑到底是讓女權進步還是倒退。


回歸到馬卡龍的桃粉和夏培的穿著,不免讓人納悶,為什麼女生要逞兇鬥狠時不能穿著高跟鞋做呢?又或,逞兇鬥狠本身質疑的到底是「女人」奪權、擴權的方式,還是任何參雜暴力的競爭活動呢? 男人的暴力化作打架被視為「動物性衝動」,但是女人變相的把這份怒氣畫作關係中的暴力卻變成邪惡?問題是在於女人不能壞,而且女人不能又美又壞?


蘇珊布朗米勒 (Susan Brownmiller)所著的《陰性特質》一書中,曾主張陰性特質的衣飾是用來「標示性別差異的工具」(註5)。但在1984 年,她卻在譴責部分女性朋友選擇「回歸」陰性特質服飾時,點出要女人避免選擇一些讓他們與丈夫有所區隔的服飾確實有點為難 (註6)。而後期女性確實在「愛美」和拒絕被男性凝視「物化」之間,開起了矛盾且長久的爭戰。


夏培和芮吉納因為延續了將被物化的女性陰柔特質發揚光大來鞏固自己在校園裡的勢力而飽受抨擊,因為他們塑造了有野心的女人必須要會玩弄心機以及必須美麗才能稱霸校園的形象,對於尋找自我定位的年輕女孩們來說,這是一個不夠政治正確的「榜樣」。


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陰性特質不論在菁英時尚圈(例如:VOGUE、好萊塢等)還是藍領、勞工階級或者不同膚色的族群裡,已經慢慢跳脫由男人單方面審視、定義「美」的世界了。男人可以選擇物化某一種隱性特質,卻沒辦法掌控女人怎麼再現女人眼中的美和性感是如何被建構的。


以芮吉納在《辣妹過招》中的例子來說,當死對頭潔妮絲(Janis Ian) 把她當背心剪出胸前兩個漏洞時,芮吉納卻有辦法讓眾多崇拜她的女生一致認為:這就是時尚,並且紛紛跟進。其實這個過程完全沒有任何「得到男性認同」的程序、甚至必要,芮吉納是女王,是高校中的米蘭達、安娜溫拖(Anna Wintour),她決定什麼才是美,多怪異都是美。


但是夏培的角色卻特別有趣,《歌舞青春》三部曲裡面其實她除了想要「掌控」甚至「得到」特洛伊(Troy Bolton)的青睞外,她大部分的精力都不是擺在愛情或者尋求男性同儕的肯定。甚至得到特洛伊只是一種「戰績」 的展現,和有無被特洛伊認同完全沒有關係。從第一部的歌曲 "Bop To The Top", 到第二部的 "Fabulous“,至第三部的 " I Want It All",三首獨白式的歌舞排場,我們看到的是她想要成為巨星的憧憬以及她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那份篤定。


迪士尼的夏培乍看之下只是比較不那麼「陰險」的芮吉納,但仔細一看,這位徹頭徹尾的把陰性特質透過服裝發揚的淋淋盡致的女王蜂雖然一身芭比裝扮,卻超越了男性凝視對於陰性裝扮的「物化」,直接奪回發聲權,讓粉色系的少女裝扮,成為女王開闢疆土的戰袍。

套用姐妹之間常常提及的幾句名言:

「我化妝是為了女生,因為只有女生才看得懂我精心的打扮。」

說真的,從色情片到審美觀,能讓女性愉悅的東西早已不是男人能定義甚至理解的。男人與女人要的是平權,不是同化,而陰性特質或許不需連載著「陰性」二字時,繼續被視為「滿足」男人「陽性特質」的對立物。


夏培的桃粉色代表的是她認為美麗、強勢的象徵。不管你認為強勢的夏培還是芮吉納,是否是壞女人,她絕對有權利用她的衣服、她喜歡的顏色去表達她是什麼樣的女人。





註解:

1. “The Mean Girl Trope, Explained.” The Take,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AgCDkiKlhE&ab_channel=TheTake


2. 雖然米蘭達以時尚界的女魔頭位居令人崇拜的位置,但是電影裡展現的不只是她的才華、野心和手段,同時也反應出身為這種「令然害怕」的女人是無法在愛情與事業間找到平衡點。同理,《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中安海瑟薇飾演的茱兒(Jules Ostin) ,儘管個性相較溫和、討喜,卻也在事業版圖擴大的時候面對丈夫外遇的婚姻危機。兩者針對女強人的敘述擺脫不了感情、婚姻失敗的論述。


3. Day, Sara K. “Mean Girls End Up Dead: The Dismal Fate of Teen Queen Bees in Popular Culture”. Bad Girls and Transgressive Women in Popular Television, Fiction, and Film, Palgrave Macmillan, 2017, pp.143.


4. Crick, Nicki R., and Jennifer K. Grotpeter. “Relational Aggression, Gender,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vol. 66, no. 3, 1995, pp. 710–722. JSTOR, www.jstor.org/stable/1131945. Accessed 29 May 2021.


5. 此內容引述於施舜翔的《性、高跟鞋與吳爾芙》。 Shih, Paris. “偷穿高跟鞋:時尚與女性主義爭議史.”Sex, Heels and Virginia Woolf: History of Feminist Polemics, 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18.


6. Arvanitidou, Zoi & Gasouka, Maria, “Construction of Gender through Fashion and Dressing.” Mediterran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vol.4, no.11, October 2013, pp 113.



Copyright © 2021 翁悅心 Yueh-Hsing Weng. All rights reserved.

留言


IMG_3326.heic

Hi, thanks for stopping by!

Hi there, it's Sydney.  Hope you liked these posts!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by leaving me a message through the 'contact' page! 

Let the posts
come to you.

Thanks for submitting!

  •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 Pinterest

Let me know what's on your mind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Turning Head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